• slider image 292
:::

壹、學校願景

在既有願景「多元發展、溫馨友善、卓越創新、社區信賴」基礎下,進一步型塑「菁英永仁,優質永仁,活力永仁,綠園永仁」的新願景,打造永仁高中成為教職員工更認同、更向心的學校,建立能成就學生、令學生懷念的幸福學校!創造兼具在地化與國際化「卓越永仁」的尊榮。

貳、教育理念

(一)全人教育:厚植帶著走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並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及培養完整個體為目標。

(二)多元發展:啟發學生多元智慧。激發孩子多元潛能,自我超越,做最好的自己。

(三)適性揚才:賞識孩子激勵成功。人才不能也不應被雕塑成標準化產品,應適其性,並揚其才。

(四)成就孩子:一個不少、每個教好。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角、以學校為主軸。一切為學生,把每一位學生帶上來,「一個都不少,每個都教好」,成就每一個孩子。

參、辦學目標

(一)全人發展:透過啟思的教學、統整的課程、活化的教材、主體的學習、探索的活動、適性的評量,讓永仁學生能夠邁向全人發展。

(二)培養現代公民:擁有 MP3 的三品青年。

1.建構學生的 MP3—M : Motivation(動機)、 P1 : Passion(熱情)、 P2 : Persistence(毅力)、 P3 : Performance(成就)。

2.培養三品青年:知識有品質(學習、創新),生活有品味(多元、尊重),行為有品德(永續、發展)。

(三)建構三心三好的學校教育:教師用心,學生信心,家長放心。人要做好、身要練好、知識學好的永仁三好。建構為具有特色的菁英永仁、優質永仁、活力永仁、綠園永仁的優質學校。

肆、校務經營策略

一、校長領導思維與觀念

(一)道德領導以身作則,激發學校成員凝聚力。

(二)走動式領導帶動行政積極。

(三)秉持「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歡心、給人方便」之服務觀念,激發堅強團隊與和諧氣氛。

二、有效率的行政經營

(一)行政管理方面:善用 E 化管理、知識管理、建立 SOP 流程、 PDCA 檢覈、嚴謹的經費財務管理等。

(二)充分授權,分層負責,尊重各項會議之決議事項。

(三)整合預算編列與採購系統,以撙節經費,作為改善教育環境、充實教學設備的基金。

(四)校務行政全面資訊化,提升行政效能。逐步規劃以晶片 e 卡結合學生出勤系統、學生證、圖書借書證、員生合作社消費卡等,推動單一證件 e 化,簡化行政流程,快速掌握學生出勤並以校園網路發出簡訊通知家長。

(五)加強各處室橫向聯繫工作,定期召開行政會議,落實「行政服務教學」,提升教職員工之服務品質,使學校運作更臻完善。

(六)重視績效管理,以 PDCA 模式有效提升學校經營績效,推動學校本位管理與自我考評機制。

三、教師專業促進有效教學

(一)教師專業發展 PLC

1.透過教學研究會,研擬優質永仁的教學能力指標,以為共同努力目標。

2.依據教師需求,定期辦理校內研習講座,聘請相關科系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演,以提升教師專業知能。

3.鼓勵教師在職進修,或利用假日及寒暑假參加相關研習,並分享研習所得,俾使教學相長。

4.鼓勵教師定期發表專題研究,並將研究論述編纂成冊,及設立相關網站,以供師生參考。

5.設立各學科網站,放置各科教師之教學檔案,以分享教學資源。

6.鼓勵發展 PLC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行動研究專題製作、教學卓越獎等。

7.辦理多元創意教學工作坊,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考能力。

8.因應 12 年國教推行,辦理教師專業知能精進研習,強化教師有效教學、差異化教學、多元評量等專業素養與能力。

(二)尊重專業的課程規劃,定期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依據課程綱要,考量學生學習需求,適切規劃各科課程。

(三)鼓勵各學科由教學研究會擬定教學進度,依年級及類組訂定學期教學進度表,作為各科教學及測驗之參考依據,並統一於開學二週內上網以利學生查詢。

(四)統一規劃各科教學研究時段,各科盡可能有共同不排課的時段,使各科教師能定期研討課程規劃,針對教學成效進行分析評估,提出改進之策略。

(五)規劃補救課程,就學習低成就及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實施有效學習策略,並辦理「低成就補救教學」、「弱勢學生補救教學計畫」及「原住民課業補救教學輔導計畫」,提供學生接受教師課後小班個別指導的機會。

(六)鼓勵教師多元化教學,透過講述、討論、應用、表演、競賽、多媒體教學等方式,使教學活潑化,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進批判思考能力,達成教學目標,與資深教師溝通將其經驗與優良教學錄影以供教師參考並上網供學生複習及補救學習使用。

(七)教材多樣化,鼓勵教師自編教學講義、學習單或配合輔助教材,善用資訊媒體與網路雲端,使教材更彈性活潑。

(八)評量多元化,除紙筆測驗外,能觀察紀錄學生日常表現,並以實驗、寫作、口語表達等方式,作為學生情意或技能表現之評量依據。

(九)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競賽如科展、語文競賽、英語寫作(檢定)等,訂定各項獎勵師生計畫,增加師生互動,並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增加表現的機會。

(十)結合社區及社會資源,發展學校本位特色課程,展現亮點,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四、學生精進學習並強化品德教育

(一)利用寒暑假時間,規劃辦理科學創思及英語學科相關研習營,提升科學及英語能力,營隊小隊輔以校內甄選之學長姐擔任,除培養其領導才能外進而提升校內認同與學習文化。

(二)訂定自然科學優秀人才培育計畫,引導學生思考有效學習,厚植學科的基礎,培育具研究及學習潛力的人才鼓勵學生參加各項大學辦理之自然科學培育計畫。

(三)培養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辦理國際教育旅行,建立姊妹校,拓展國際觀及增進國際文化與歷史的認識。

2.善用校內外資源並與策略聯盟大學合作(如成大語文中心),加強學生第二外語能力。

3.辦理英語生活營,訓練學生口語表達、發音練習及閱讀指導能力,並利用網路資源提供學生線上學習。

4.營造有利外語學習的環境,鼓勵全校學生主動學習英語,讓本校師生能夠享有一個多元、活潑的英語學習環境,達到快樂學習之效。

5.建立國際交換學生管道,透過社區社團協助,辦理國際學生到本校學習本國文化及歷史,並推廣寄宿家庭,增進學生與外國文化及歷史背景的認識,達到交流的目的。

(四)實施生命教育與生涯規劃課程、主題融入式教學活動,適時結合營隊規劃培養學生健全的身心發展。

(五)辦理各項學藝、語文、體能、社團、小團體、讀書會、海報與網頁設計等學生活動並提供得獎班級或同學運用升旗與週會時間展示其成果或發表其學習心得。

(六)提供與安排各項社區藝文展覽活動,並且辦理藝文季、音樂季、班會、朝會、觀摩會、交流會等發表活動以培養分享、表達和欣賞能力。

(七)辦理社團學長姐、校友讀書經驗傳承、傑出校友分享等活動激勵在校生。

(八)重視並落實推動品格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國際教育、弱勢扶助等。

五、永續校園環境

(一)型塑友善文化校園氛圍

1.鼓勵教職員工成立休閒運動類社團,養成運動習慣以維持健康,並增加同仁互動以培養情感。

2.蒐集意見,凝聚共識,適時因應調整,改善辦公室各自獨立所帶來的疏離感。

3.尊重教師會,使教師會成為學校教育的助力,提供公開表達意見的機會,增進彼此了解,以利校務推展。

4.強化退休人員聯誼會與校友會功能,爭取校友認同與回饋,並邀請優秀校友回校參與相關活動。

5.辦理各項師生聯誼活動,營造關懷與尊重的組織氣氛。

6.贈送教職員工同仁生日祝福問候卡,活絡同仁間彼此情誼。

7.重視學生對同學、師長、外賓的禮節,培養尊師重道的永中人。

(二)營造永續校園環境與設備

1.成立校務發展委員會及校園規劃小組,討論校園規劃、校園建設等有關校務發展事宜。

2.加強校園美化綠化工作,建置校園公共藝術,發揮潛移默化之境教功能。

3.規畫學校社成為綠建築、建置藝術有美感的空間。

4.加強校園偏僻角落整理,營造安全衛生環境。

5.重視節能減碳及環保教育。

6.強化校網路設備,達成教學網路化和校園生活 e 化的智慧化校園。

7.成立校園生態植物資料庫,建置 QRcode 系統,提升校園生態植物學習之便利性。

8.校園整體規劃目標:

(1)校園成為多元學習及課程教學之人性化空間。同時透過完善的資訊網路,使校園成為資訊整合的知識中心。

(2)提供師生/社區友善、互動的使用空間,學校與社區資源共享。

(3)充滿學術、藝術、人文、科技內涵的教育場所。

(4)充滿陽光、綠地、各季花開、誘蝶、誘鳥、多樣化植栽,形成一個完整學習步道。

六、建立與家長、社區的夥伴關係,追求共榮共長

(一)建置親師溝通平台,增進家長對學校的了解。

(二)透過家長志工、家長成長社團等活動,鼓勵正向參與。

(三)辦理親師聯誼活動,在活動過程彼此了解分享經驗,增進關係,提升家長對學校的認同度,成為學校的好夥伴。

(四)增進與家長會的夥伴關係,辦理各種成長課程,比如讀書會、輔導知能等課程,凝聚家長的向心力。使家長會成為學校辦學的堅強後盾。

(五)強化與社區的互動,使學校成為社區的教育中心。並建立社區大學、產業、政府、民間團體、媒體、民意代表等互動關係網絡,發展策略聯盟,充分運用校內外資源,讓互動聯絡網絡之成員成為教育夥伴。

(六)運用家長輔導資源,協助辦理學生多元能能力展現的活動、申請入學之個別化指導及模擬面試。

(七)配合預算,注重學校行銷,對外尋求更多的資源挹注。

(八)善用畢業校友廣大資源,協助校務推展,並提供學弟妹學習典範及楷模學習。

(九)重視並運用媒體行銷,將學校特色的創新作為,定期發新聞稿爭取媒體正向報導。

(十)提升學校網站功能,改善學校網頁介面美觀、資訊分類架構、豐富網站內容、報導師生故事。

七、建立教育夥伴的策略聯盟

(一)建立垂直夥伴關係,向下扎根。分析國中小端入學本校情形,加強與社區國中小連結關係。向上拓展合作機制,與大專院校合作聯盟,尋求資源挹注。

(二)建立高中職橫向合作機制,參與高中職優質化跨校聯盟,充分發揮社區均質功能與校際課程合作。